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为顺应绿色低碳发展新趋势、深化产教融合、拓展学员全球视野,3月27日,60余位MBA学员在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赵海峰教授带领下,携手苏州大学MBA师生代表团,走进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特斯),共同探索光伏产业的前沿趋势与校企合作新路径。



作为全球光伏行业“第一梯队”企业,阿特斯业务覆盖组件制造、电站开发及储能解决方案等领域,产品销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阿特斯企业负责人的带领下,师生们一起参观了智能化光伏制造逆变器、检测实验室、储能工厂车间,深入了解光伏组件生产、储能系统及逆变器技术的创新应用,近距离观摩高效光伏组件的制造流程,了解企业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度电成本下降。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赵海峰教授和苏州大学MBA中心胡勇主任分别代表学校感谢阿特斯对此次活动的精心安排,以及阿特斯提供的近距离接触光伏行业、认识光伏行业的机会。阿特斯在新能源领域的创新实践与全球化视野,正是商科教育“知行合一”的鲜活课堂。
阿特斯副总裁、电力电子事业部总经理王丰彦对同济大学和苏州大学师生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阿特斯坚持自主研发和创新,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体系,企业的目标是用太阳能为全世界供电,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更清洁的地球。他强调,阿特斯始终秉持开放合作的态度,希望以此次参访为契机,与高校共建“阳光未来”的生态圈,让更多青年人才成为光伏产业的同行者与苏州发展的见证者。
随后,阿特斯逆变器事业部中国区销售总经理劳国洪详细介绍阿特斯全球业务布局。他提到,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阿特斯已经成为太阳能和储能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导者。截至2024年底,阿特斯在全世界拥有20多个光伏及储能生产基地,2万多名员工。他特别分享了阿特斯主流的N型TOPCon组件,可用于户用、工商业、地面电站和储能电站的阿特斯逆变器以及大型储能系统SolBank3.0等光储一站式解决方案。
在专题研讨环节,王丰彦总经理针对同学们提出的储能电芯技术、光伏面板和储能等技术生命周期、原料多晶硅价格波动对企业的影响,以及美国亚利桑那州电池储能项目30亿人民币融资等问题,深入浅出地分享了企业应对国际贸易壁垒、布局海外本土化生产的战略路径,详细解读了阿特斯“零碳工厂”建设、供应链碳足迹追踪体系及新兴市场公益项目,为学员提供了企业社会责任落地的鲜活案例。


阿特斯如何在技术红利与市场需求间寻找平衡点?分布式能源商业模式如何突破地域限制?学员们结合《战略管理》《运营管理》等课程理论,与企业高管展开热烈讨论,现场思维碰撞不断。本次阿特斯参访活动,通过深度对话与共同探讨光伏产业的最新发展趋势,不仅极大地深化了学员对新能源市场的认知边界,还拓宽了他们的专业视野,为产教深度融合和校企合作的进一步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济大学MBA凭借同济大学深厚的学科底蕴,以数智化引领、绿色化发展、融合化创新为特色,打造了一系列涵盖ESG(环境、社会与治理)、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课程体系,构建起“理论+实践+跨界”三维培养体系,通过名企参访、案例竞赛等一系列多元化、高层次的实践模块,持续为学员搭建起触达产业前沿的高端资源平台。未来,同济大学MBA将进一步探索更多元化的教育教学模式,赋能每一位MBA学员,让学子们在产业变革的浪潮中勇立潮头,把握时代先机,共同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管理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