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课堂 | 同济MBA】2024级全日制IMBA班走进上海电气:探索运营管理的实践之旅
2025年03月31日 16:45 点击:[]
2025年3月19日,在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苏强教授的带领下,同济经管2024级全日制IMBA班30余名学生走进上海电气临港重装备制造基地,开展一场别开生面的《运营与管理》移动课堂学习之旅。此次移动课堂旨在通过实地探访与亲身体验,为学生们搭建起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桥梁。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全体师生首先参观了上海电气临港重装备制造基地的劳动模范李斌展示厅。该展示厅设有产业工人颂、光荣旗帜、时代先锋、工人李斌、李斌效应、匠心凝聚六大展区。师生们在参观过程中,深入了解到以李斌为杰出代表的产业工人,为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所创造的辉煌业绩。从他们的奋斗历程中,师生们深刻体会到大国工匠精神的内涵——精益求精、追求卓越。这种精神激励着每一位在场的同学,鼓励他们在各自的领域深耕细作,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结束展示厅的参观后,团队一行人登上了由上海电气参与建设的临港T2中运量无人驾驶公交车,开启了一段充满科技感的体验之旅。中运量T2线在公共交通领域大胆创新,在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等技术层面进行了有益的迭代升级。同学们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了科技创新为城市交通带来的巨大变革。
课堂讨论环节,将本次移动课堂的学习氛围推向了高潮。课堂伊始,苏强教授针对前期调研筛选出的上海电气三个典型运营管理问题,进行了案例剖析和研究方向指导。上海电气的三位管理人员也全程参与到课堂讨论中。产品工艺部的臧经理首先详细介绍了上海电气的企业文化、业务模式及生产流程,并对企业生产、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痛点问题进行了深度说明。

带着企业的实际问题,同学们迅速展开热烈讨论。讨论过程中,苏强教授穿梭于各个小组之间,为同学们提供“解题思路”和“智库支持”。企业代表们也不遗余力,详细讲解运营情况,重现问题场景,与同学们不断交流切磋。经过一下午的头脑风暴,各小组最终形成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并制作成PPT进行展示,力求为企业提升运营效率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随后,全班六个小组依次进行了合并汇报。汇报过程中,各小组运用SIPOC和RACI矩阵明确责任,通过BPR消除流程漏洞,借助BSC和联合KPI统一目标,用SLA规范服务承诺,实施零缺陷管理,注重源头优化,打造企业智能数字化平台等方法,结合理论与实际,提出了各自的合理建议。苏强教授和在场企业代表们对同学们的研究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企业方面表示,同学们给出的一些建议极具落地性,期待后期能够将其融入实际的生产和运营管理中。
本次“移动课堂”充分体现了同济经管教学模式的创新属性,同学们纷纷表示,虽然此次“移动课堂”时间短暂,但收获颇丰。实地的企业走访和深入的交流讨论,让他们对高端制造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不仅开阔了视野,还提升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当天,同济大学科技园普陀园的刘冰老师受邀为全体同学介绍同济大学创业基金的政策详情。刘冰老师与在场同学积极互动交流,详细解读了创业基金在支持学生创业项目、培育创新人才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同济大学科技园作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将积极整合平台资源,助力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学生们的创业梦想提供有力支持。
本次《运营与管理》移动课堂不仅是一次知识与实践的深度交融,更是同济经管MBA教育创新理念的生动展现。通过实地探访、科技体验、思维碰撞及创业赋能等多个维度,学生们不仅近距离感受到了大国工匠的卓越精神与科技创新的无限魅力,更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锻炼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深化了对高端制造业运营管理的理解。展望未来,同济经管MBA将继续引领教育创新潮流,助力更多学子在创业道路上扬帆起航,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上一条:【企业参访】探索新能源产业前沿 赋能未来商业领袖——同济大学MBA学员走进阿特斯
下一条:数智AI 创医未来: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校友“慧”聚之技术转移活动成功举办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