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江教授指出,面临这些问题,首当其冲的是要注重城镇化建设的“质”,而非“率”。鉴于此,伍江教授提出城镇化过程中要重点思考以下几类问题:
一、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立足人多地少国情,通过提高土地建设密度等手段,实现城市的高密度发展,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
二、基础设施先行。政府在决策中要有足够的基础设施规划,并逐步实现,与此同时,要按照规划为将来基础设施建设预留足够空间,并高效统筹基础设施用地。
三、公交优先。将公共交通置于优先位置,发展全民交通,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能源危机。
四、生态环境保护。将生态保护作为城市建设重点,将保持水土资源作为城市建设管理的历史责任,将绿化作为城市生态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城市滨水空间再开发。
五、注重人性化城市建设。要以创造最适合人生活和工作的城市空间作为城市规划的最终目的,追求城市纪念性和人性。
六、保护城市文化特色。城市文化特色是城市竞争力的根本所在,要推陈出新而不是一味地破旧立新,要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作为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伍江教授还表达了自己关于城市人性化建设的观点,要防止城市规划中一味追求平面构图、盲目求大之风。他提倡城市在建设过程中要有一定程度的功能混合,加强城市安全与防灾能力。城市规划的最终目的是创造最适合于人生活和工作的城市空间环境,我们要努力创造有中国特色的宜居城市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