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首页 > 学生校友 > 学生风采 > 正文

【TA说】同济MBA2022级学生周铭皓:研究生再读同济MBA——终身学习方能不断进步

2022年10月10日 19:43  点击:[]

10AB5


周铭皓

云网中心主任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张家港分公司



2013年,本科毕业后,周铭皓顺利考取了南京邮电大学的硕士研究生。

他主要研究的方向,是光学工程。

顺理成章,他在2016年硕士毕业后,加入了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张家港分公司。

不知不觉,今年已是他工作的第六个年头。

在管理过程中,他也逐渐发现,团队成员的年龄差距越来越大:

年龄大的行事稳重,但不易指挥;年龄小的头脑灵活,但又过于跳脱。

与此同时,日新月异的知识技能,也始终在怂恿着周铭皓“继续学习”。

面对管理与技能的双重阻碍,硕士出身的周铭皓,动了“再考MBA”的念头。

持续学习的信念驱使下,今年他顺利成为同济MBA的一名新生,由此迈开又一个研究生学习的步伐。


光学硕士跻身中国电信


本科毕业后,周铭皓马不停蹄,接着开始了自己的研究生旅程。

在南京邮电大学继续深造三年,攻读了光学工程专业。

提及这段时光,周铭皓感慨良多:

“学校整体科研实力很强,导师们有才华、有干劲,我在这里学到了很多。也正是得益于这段时间的专业知识学习,我才能够在毕业后来到电信工作。”

作为中国最大的固网运营商,中国电信始终致力于为社会和公众提供便捷、畅通、高效的通讯信息服务。尤其是在中央提出“科技兴国”、“科技强国”战略后,中国电信更加注重业务、终端的融合创新及通信科技研发。

全球最大的FDD-LTE网络和光纤宽带网络的运营商,以及中国电信方兴未艾的云改数转战略,更深深吸引了光学出身的周铭皓。

“一方面,我能在中国电信继续学习,把我曾经学到的理论知识投入到实践中去;另一方面,我也能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慎重考虑后,周铭皓成功加入了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晋升管理思维 突破职业瓶颈


今年,已经是周铭皓加入中国电信的第六年。

在这六年时光里,他把握机会、展现自我,完成了许多任务,顺利地晋升为公司中层。

从原本的“光杆”一个,变为互动性高、协作性强的“团长”一枚。

“我现在所在的这个团队,大概有十几号人。这其实是一个蛮大的团队了,年龄层次非常丰富,横跨60后到00后。”

1D1A9

 +

+

1DA9A

年龄的悬殊,自然会带来一定的问题:年长的同事,往往已经有了一套成熟的处事体系,在沟通接洽时,要注意语言的艺术;年轻的同事,尽管能够快速学会一些新的事物和工具,但提出的构想常常不切实际。

与不同年龄段的人搞好关系,并让他们共同办公、协作,需要较为丰富的管理知识。

同时,新时代所带来的变革,让曾经熟悉的专业知识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理工科出身的周铭皓,也不能系统掌握必要的金融、财务、法律等知识。

熟悉新生词汇和专有概念,重构知识体系,已成为一件需要被提上日程的大事。


再读同济MBA,不为光环,只为提升


周铭皓观察到,身边许多已工作多年的朋友或同事,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重返校园进行学习。

问及他们原因,大部分人坦言“时代所迫”。

其一,疫情的出现对大多数行业都造成了冲击,工作中的不确定性大大提升。在风险四处存在的时代里,多学习便拥有更多的后路和底牌。

其二,当下生活节奏不断加快,金钱贬值、时间贬值、学历贬值,内卷愈演愈烈,大家急于争取更多的先机和优势。

在这样的考虑下,周铭皓也深深意识到,尽管自己已经拥有着硕士学历,也进行过研究生学习;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是时候了,重新开始学习。

于是,在工作之余,他查阅了相关的资料。

很快,便锁定了同济大学MBA。

174F6

“本身同济大学便是我高中的梦校;即使在高考与之失之交臂后,我也从没放弃过继续到同济深造的想法。”

“我想,这也是另一种程度上的不忘初心吧——时隔12年,我终于圆梦了。”

提及旁人称赞他时,总会提到的“双硕士光环”。

周铭皓并不以之为炫耀的资本。

“我之所以在硕士毕业后继续到同济MBA学习,并不是为了所谓‘双硕士光环’的噱头。我只是坚定了一直以来,我奉为圭臬的人生法则——人需要持续终身学习。唯有如此,方能不断进步。”


上一条:【TA说】同济MBA2022级学生田华:海上工程人,在选择中寻求新的作业方向 下一条:【TA说】同济MBA2022级学生于雷:寻求全面突破,助力制造业可持续发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