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首页 > 学生校友 > 近期活动 > 正文

【公益招募 | 同济MBA】“社会创新与创业”行动学习

2023年03月03日 14:41  点击:[]

近年来,我国社会企业发展迅速,一批通过公益创业成长起来的社会企业逐渐得到大众的关注与认可,“公益创业”的概念也逐渐传播。社会创新、公益创业是“双创”大军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社会创新、公益创业倡导以创新方法和可持续方式解决复杂社会问题,兼具公益慈善、政府救助和商业效率等多方面融合优势,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包容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

同济经管MBA/EMBA与上海公益创业育人实践基地公益新天地园积极开发学习型的全新教研方式,通过“社会创新与创业”行动学习,改观教师知识讲授教育形式,让行动学习理论与方法导入到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任务中,确保企业管理创新和推动学员企业创业为主要内容的行动学习实践项目处于关键环节。

本期“社会创新与创业”行动学习将与上海公益创业育人实践基地联合开展,通过课前培训、导入讲座、企业参访、校企合作及赛事活动等,使学员成为学习的主体和项目负责人,在接近于真实的活动中感受到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所在,更好地了解社会创新、了解公益创新创业;并引导学员主动关心社会问题,主动对接社会基层,为以解决社会复杂问题为目的的社会创新、社会(社区)治理注入新的活力。


动学习计划






// 目标对象

同济经管MBA/EMBA学员






// 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 2023年3月 结对

共招募50位同济经管MBA/EMBA学员,分为10组,每组5人,并推选出一名组长。10个学员小组分别对接10项公益项目。(10项公益项目详见下文)


第二阶段 2023年3-4月 调研

学员小组与对应的公益项目接洽,了解项目发展需求,如发展性机构资源需求,发展性资金物资需求、发展性(机构、组织、团队或者项目执行)能力提升需求等。


第三阶段 2023年4-8月 参与

根据需求调研的情况,广泛参与公益项目拓展工作,并结合小组学员自身的资源优势,或资源组合的优势、资源引入的优势,给予对应的公益项目予以支持或帮助。


第四阶段 2023年8月-10月 总结

学员小组根据前后期的需求调研和资源给予、资源引入状况发现痛点问题,形成一份年度调研及探索报告。






// 指导老师

22BCA


郭艳刚


上海市公益创业基地主任

上海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社会创新专委会执行主任

1EE72


许涛


同济大学创新创业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

同济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

4EE55


苏涛永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MBA/EMBA中心学术主任

21B19


钟晓华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助理

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副教授

同济大学中国中国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上海市公益创业基地导师





// 学分获取

圆满完成本次同济经管MBA/EMBA“社会创新与创业”行动学习后,将获得培养计划必修环节中的公益学分。



名方式



547


本次“社会创新与创业”行动学习共招募50 位学员,请欲报从速!

报名成功后将尽快举行项目对接会。



益项目简介


1

同济大学无止桥团队

(乡村振兴)

“风叶回收利用”项目将退役风叶回收改造,应用于乡村人行桥和城市民生设施。以街景改造、便民设施建设等一系列建造项目服务城市,并将收益投入乡村人行桥建设,从而实现公益创业。项目利用风叶残余力学性能,进行绿色改造,实现风电行业与志愿服务的有效结合,促进绿色城市与乡村振兴共同发展。同济大学无止桥团队为项目主体团队,致力于为乡村公益修建人行贝雷桥与附属民生改造,过去十年已累计完成十余个贝雷桥修建项目,团队专业技术扎实,志愿热情高涨,愿以青年力量,服务城市,回报乡村。

4DA79

2

“送你一朵小红花”手造之家建设

(女性发展)

“送你一朵小红花”手造之家建设项目最终服务对象为适合在家就业的宝妈,创意产业振兴等弱势群体。企业端拟动员企业,机构,个人参与“送你一朵小红花”活动。通过联名手办,外贸订单,迷你手工花海展览,手工坊等联动满足妈妈们物质,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多重需求。

计划为在家带孩的妈妈/残障手工就业等群体启动筹款,目的建立“手造之家”,每一家手造之家预计能为最后一公里,20-100位妈妈们每人提供一年2-3W的收入。并带动手造创新,创意,乡村振新的美学和产业链建设。

A97AB

3

“艺起说”——古诗词公益项目

(传统文化)

艺起说少儿口才和声乐艺术旨在通过少儿主持、歌曲表演、演讲朗诵、趣味游戏、亲子活动、舞台演出等方式,培养儿童的综合艺术能力。帮助儿童养成自信自强的品格,提升儿童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助力学校开展“五育并举”方针的美育教育。

艺起说专注于少儿声乐作品原创创作,“艺起唱古诗”项目通过为古诗词作曲、拓展填词,结合舞蹈动作编排,帮助孩子用更艺术的方式学习古诗词,欣赏汉语文字之美,更深刻理解中国文化,用现代艺术语言讲好中国故事。艺起说帮助数十所学校、数百名学员从零基础到登上舞台或者发行独立音乐,目前已全网发行60首+歌曲,2022年即将发行10首最新作品。

D0369

4

上海静安区小马过河启星艺术发展中心

(残健融合)

上海静安区小马过河启星艺术发展中心专注于为中国自闭症、智力障碍、听力障碍等特殊儿童提供合唱排练、独唱辅导、音乐剧排练演出、彩绘、中国鼓等多种形式的艺术康复,并为其搭建才艺展示平台,在此基础上组织公益演出。

72F3C

5

上海恩三青年发展促进中心

(残疾人就业)

上海恩三青年发展促进中心,是2018年成立在黄浦区的一家3A级社会组织。我们秉承先 “助学”,后“筑梦”,再“铸人”的使命,致力于为青年群体搭建“助学”、“筑梦”、“铸人”一站式服务平台,并以残疾人影响服务对象的陪伴式服务理念,舒缓服务对象心理压力,促进服务对象全面提升,努力为困难群体就业创业“无障碍”保驾护航,以推动社会、企业、人才共成长,持续输出有创新力量和社会责任感的青年才俊。

1859F

6

上海杨浦区恩三民族文化传播中心

(非遗文化)

上海杨浦区恩三民族文化传播中心成立于2019年10月17日,专注中华民族文化的推广和传播,中心在深耕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在社会多维度传播中华民族文化,打造了“无障碍非遗+乡村振兴+传统民俗”民族文化输出与交流的新方式,通过民族文化的链接与传播,让更多优质的中华民族文化走出区,传播到世界各地。

98252

7

上海同达人本儿童关爱发展中心

(残健融合)

机构成立于2016年7月26日,由三位特殊儿童的母亲共同发起,致力于尊重多元化、培育同理心以及为特殊需求儿童创造一个具有包容性的社会环境。我们希望透过教育的力量,能够让所有的学龄儿童都有机会卸除偏见,敞怀接纳彼此。诚如同达人本一直以来的信念,我们追求每种能力都有被教育启迪的机会, 一如每一个指纹,都藏有无限潜能。

三位创始人同时发起成立了上海宋庆龄基金会-同达人本公益基金,专事服务于身心障碍的孩子和家庭,以沟通、理解、融合的理念,通过针对家长、孩子、学校、社会的专业指导和培训,来干预、引导、帮助特殊孩子跨越身体及心智障碍,获得正常的生存能力、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

1B243

8

上海哈皮木偶戏剧活动中心

(非遗文化、未保关爱)

哈皮木偶戏剧活动中心,成立于2008年,是由创始人纪晞宇老师匠心打造的专业儿童戏剧与儿童教育的团队。纪晞宇老师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曾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木偶联合会中国中心奖项。“万物皆偶”的教育理念是由哈皮木偶最早提出,并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得以沉淀,其中心思想是倡导“探索生命,找寻自我”。我们一直坚持用万物皆偶的理念贯穿在,每一次的演出和教学活动中。在过去的4850场,100800分钟哈皮木偶让千千万万的孩子们感受到艺术带来的快乐,并将这份快乐融入到生活和学习的每一个情景,让孩子们无所畏惧的面对一切困难,自信满满的遇见更美好的自己!

6DE2A

9

上海杨浦区美丽乡愁文化促进中心

(乡村振兴)

美丽乡愁公益团队(全称为上海杨浦区美丽乡愁文化促进中心)致力于乡土教育和乡土文化公众传播。多年来,我们以“培育青年与青少年家园文化传承种子”为使命愿景,深入乡土中国,联合社会各群体的力量,通过“乡土文化调研梳理--乡土文化教育赋能--乡土文化营造传播”的行动路径,依托“涟漪行动”“古村传承人培养计划”“乡土教育水源计划”“文化点亮城乡社区”等品牌项目,溯源乡土根脉,唤醒文化认同,传承家园遗产,助力家园振兴。

27A5D

10

上海市杨浦江浦路街道蚂蚁社区营造发展中心

(社区服务/营造)

上海蚂蚁社区营造发展中心(简称“蚂蚁社造”,英文ANT COMMUNITY BUILDING DEVELOPMENT CENTER)是非营利、公益性、专业化的社区营造类社会服务机构。

“蚂蚁社造”是由城市规划师、建筑师、景观设计师、社会研究者、社区工作者等共同发起创建,正式成立于2019年5月。秉承“设计驱动社区治理创新、营造城乡社区美好生活”的宗旨,以城乡社区空间为载体,组织开展社区营造、提供社区规划与设计咨询、开展活动策划与文化传播、承担社区建设课题研究、承接政府购买服务和公益项目。“蚂蚁社造”是上海创新社会治理和城市有机更新背景下专业的城乡社区营造顾问和培力赋能型社会组织。

28103


益新天地园


2F65C


E2C6


公益新天地园现已入驻超40家入孵和入驻机构,是公益组织成长、合作、展示与交流的纽带,亦是公益伙伴跨界合作、资源链接的平台。

上海公益创业育人实践基地紧紧围绕“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育人根本宗旨,在双创大潮下,在推动社会创新、公益创业的过程中,特别注重“公益育人”的内涵建设,将“公益育人”与公益服务于上海的战略发展、服务于长三角一体化的融合发展、服务于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于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等有机结合起来,使“公益育人”的成效成为助力上述发展的“城市软实力”特征体现。2022年始,基地全力整合各方面的社会资源与社会力量向社会创新、公益创业方面倾斜,引导优质社会关心、关注、聚焦于以创新方法和可持续方式解决复杂社会问题。


上一条:【参访招募|同济MBA】特斯拉GIGA博物馆-丰翔特斯拉中心 下一条:【讲座预告 | 同济MBA】同济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李晓军:城市地下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与治理

关闭